6566体育app苹果下载,6566体育app苹果下载|搜狗指南

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如何建设

发布时间:2022-07-04 11:51:00

学校是现代教育系统的基本组织单元,是教育责任与权力的重要主体,教育系统的发展需要学校组织的持续改进及质量提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人们希望以技术为基础重构教育生态,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工作,力图构建出基于技术的智慧教育生态。然而,学校组织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技术作为变量引发了学校组织目标、结构、文化、流程和技术等方面的变化,是为提升学校效能而进行的学校改进过程。鉴于此,理论与实践者都应从学校整体变革的视角分析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过程与方法,聚焦学校组织发展中的问题,激发学校中各主体的积极性,通过优化相关工作的流程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推进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一、研究问题与现状


生态观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观念,对教育信息化及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智慧教育生态研究是借助生态学的观点研究智慧教育系统的一种方式。“学校智慧教育生态”这一概念与“智慧教育”和“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两个概念相关。智慧教育是一个多元的概念,由于研究主体的差异,智慧教育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培养学习者智慧的教育,即“促进人作为智慧活动主体的全面生成与发展”;二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智慧及其行为;三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而构建的新型教育生态系统”。本研究中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根源于第三种智慧教育认识,是指在技术支持的智慧学习空间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生态化环境),教育主体(教育者、管理者、学习者等)与所在空间中各种要素(教学设备、教学资源、教育制度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育系统。从本质上说,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是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子集,与宏观的教育系统和微观的课堂教学系统相比,属于中观层面的组织系统。


在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技术力量是重要的变量,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是重要的建设者。“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是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全新阶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校园”建设成为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大量的研究认为技术影响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指出5G、“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互联网+’等技术”在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虚实融合的沉浸式学习环境构建、多维学习资源精准分类与推送、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等方面。虽然各级政府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但一些问题仍客观存在。首先,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循证(Evidence-based)建设尚显不足。学校组织在社会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证据的学校改革极为重要,是学校系统变革的重要基础。由于人们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认识与实践不足,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其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成效有待科学评估。虽然众多研究者认为智慧教育生态环境可以有效支持个性化学习,但有研究指出,“曾表现出美妙前景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技术从没有真正达到我们的期望”,应然性和实然性的差异需要评估机制的改变,智慧教育生态科学评估问题尚需解决。最后,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对韩国“智慧教育战略”的分析,有研究者指出“韩国智慧教育战略的实施也面临悬置学生主体、虚拟空间乱象频现、教师发展受阻等挑战”,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建设不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全部内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仍需关注其他要素的建设与改革,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仍需要持续改进。


由于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建设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诸多研究者揭示了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关键主体和重要环节。部分研究者关注了智慧教育生态中主体的作用,揭示了校长的领导力、教师的技术能力等在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提升各类主体能力的机制与方法。也有研究者关注了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在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基于文献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诸多研究者关注了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的关键主体和重要环节,但是往往忽视“组织变革”的研究,从组织、系统层面关注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研究尚不多。我们认为,“学校外部的一切力量也必须最终作用于校本层面,并通过校本的力量得以释放”,研究者应该将学校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将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与学校效能提升有机融合,通过整体性变革实现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形成与发展。


二、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诱因与发展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可知,“教育变革是一个历史过程”。虽然“智慧教育”相关概念早已形成,但是大规模的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离不开行动者的推动和相关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一)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诱因


由于“信息革命带来的技术变革和全球治理体系社会变革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教育变革的战略背景和产生缘由”,信息技术变革催生了现代教育改革,信息技术发展为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提供了背景和内容。


在学校智慧生态建设中,“技术赋能教育”是人们的基本假设,信息技术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和持续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变量。由于时代的技术特征,新型技术的应用往往带来新模式、新方法,人们相信“科技创新驱动教育形态发生转变”,高度重视新型技术的教育应用,用以引领教育发展与创新。信息技术在两个层面影响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建设:一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平台、资源、工具等直接应用于学校工作,推动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建设;二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平台、资源、工具等作用于社会系统、教育系统工作,间接影响学校工作,促进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建设。人们相信“在数据时代,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 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校重组、重构与新生提供了可能性”,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因材施教”智慧教育生态的建设。


通过对政策文献分析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政策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主体。首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的定位,强调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关注学校信息化能力;其次,《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率先提出了“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的要求,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最后,针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各级政府加大建设与保障力度,通过多年的建设,中小学校的信息化设施、资源、平台等不断完善,为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储备。


(二)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要素及其发展走向


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智慧性”,建设过程涉及发展战略、价值观念、学与教方式等全方位、多角度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元性,包括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显性要素包括教育装备、管理制度、人员能力等;隐性要素包括组织文化、个体创新素质等。


“智慧性”的提升根源于工作流程的优化,表现为工作质量的提高,涉及学校工作中的具体事项,需要将各类外在因素融入到学校组织内部,需要发挥组织内各类主体的积极性,需要学校内部进行积极的组织变革。目前,由于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起步时间不长,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显性内容建设尤其引人瞩目。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分析可以发现,“数字校园”建设连续多年在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要点中出现,是各类规划、行动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数字校园”建设尚未实现“全覆盖”的要求,并且其内涵及外延不断演变,所以“数字校园”建设在今后一段时期仍然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仅仅关注这些显性的技术因素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更多的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


提高各类人员能力和建设相关制度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可以看到,各类主体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学校信息化基本制度建设是政策文本中的高频词汇。然而,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成效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技术应用层面,更应该着眼于办学能力与育人能力的突破性创新方面的提高。因此,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的能力建设不应仅仅要关注各类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要关注各类主体的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由于“关键性教育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具有引领、指导意义”,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仍需要大量的制度创新。


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显性的、线性、确定性的教育装备提升和隐性的、非线性、非确定性的工作创新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一些隐性内容建设关注度不够,如组织文化等。在学校变革研究中,组织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不能塑造出与新的战略和目标相一致的组织文化,其它变革就难以充分、持久地发挥作用”,因此强化隐性因素的研究与建设,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发挥作用的基础。


(三)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机制及其发展走向


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基于对技术发展与学校教育发展的价值、机制的判断,各级政府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学校运行的内在需求与外在供给之间的冲突会促使学校主动变革”,为了实现“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机制必然形成。


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源于各级政府的推动,“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信息化发展需求”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推动力量。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离不开制度、技术服务、经费等全方位的支持,决定了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在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级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各级政府为学校智慧教育生态提供政策保障、物质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为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智慧教育生态建设需要的保障条件较为复杂,各级政府的外部推动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式。


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需要组织的系统建设,学校中的主体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主体,内生发展是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核心。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包括外部建设和内部建设,外部建设可以保障学校组织拥有信息化条件,重点在于保障;内部建设可以优化组织的效能,提升办学质量,重点在“人”与“事件”。各级政府的外部建设最终要作用到学校组织内部的人和工作流程的改变,才可以达到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终极目标。因此,以学校组织为单位的组织变革至关重要,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效能发挥的重要条件。就目前来看,进一步激发学校组织变革,提升组织内部人与“事件”的智慧性是今后一段时间学校组织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要关注的主题。


在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过程中,学校组织要关注外部建设和内部建设的协调问题,外部建设和内部建设的有效衔接,可以提高生态系统外部资源保障和内部效能。由于内部建设和外部建设存在主体差异等问题,持续强化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需要明确权责、优化建设模式、形成合力。


三、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机理分析


“智慧教育离不开技术的力量”是研究者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基本判断,但技术的教育应用不能直接引发教育生态的重构。因为“技术是社会系统中的因变量,而非自变量,引领教育进步的统帅不是技术工具,而是人类自身”,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是学校组织变革的结果。本文通过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机理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深刻认识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内容及要求。


(一)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内容


生态学指出,“通过自身的发展来适应环境,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信息技术对学校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影响,学校组织通过自身的变革建设智慧生态系统是学校组织适应社会发展的选择。通过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案例分析,借鉴生态学的基本观点,用以描述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形成的对象与过程,如图1所示。



技术赋能教育的过程离不开人,“人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对象,这是现代教育学的基本命题”,人是教育系统改革与发展中必须关注的主体。因为学校的组织结构、制度、文化、业务流程等制约各类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所以学校智慧生态建设需要对学校组织结构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生态进行建设。学校智慧生态建设需要改变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及主体结构和管理结构,“组织结构的变革是组织变革中最基础的变革,结构调整直接导致组织功能的变化”,通过结构调整建立新的结构生态,优化学与教的基础。教育理念、价值理念、组织知识结构等组织文化生态内容严重影响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建设,“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变革的难点在于教育理念”“文化在变革中的先导作用”等认识要求人们在学校智慧生态建设过程中关注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等观念的演变,还要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组织发展观念,更要提升各类主体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文化生态建设提高学校智慧生态持续建设的能力。学校制度生态建设是学校智慧生态建设关键,提高学校的自主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优化学校技术生态可以优化教育、教学工作的流程及提高工作质量。


(二)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过程分析


学校组织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形成是学校组织建设与变革的结果,如图2所示。明确的目标、建设方案和评价标准有助于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形成。就目前来说,社会建构理论、组织变革等相关理论可以支持学校智慧教育生态的建设。


明确的目标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基础。由于技术发展的多元性及技术自身的迭代,有研究者提出了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要认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基本道理”的观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具有延绵性和无限性的特征。在具体的建设中,应该结合历史条件及客观条件选择目标。根据目标与现实的差异,可以将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区分为颠覆式建设、跨越式建设、渐进式建设。激进的建设者倾向于颠覆式建设、跨越式建设,温和的建设者倾向于渐进式建设,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础进行精细化的建设是最理想的建设模式。


科学的建设方案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关键。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变革过程,核心任务和因素分析有助于优质建设方案的形成。在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不应仅仅关注技术层面的任务,更要关注制度、文化、结构层面的任务。同时,应该对影响任务达成的因素进行分析,既要分析显性的制约因素(如设备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较低等),更要分析隐性的制约因素(制度落后、机制不足、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不足等),强化隐性因素的研究是必然的要求。


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保障。在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过程中,应该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之下对学校组织制度、结构、文化、流程和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测量,科学评估、评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风险和成绩。一般来说,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评价问题。一是起始态与目标态差异的评价,两者这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在组织管理领域,针对技术在组织生态中的差异,研究者倾向于用“数字化成熟度”(Open Digital Maturity Model)对数字化转型进行测量,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技术生态评价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针对制度、结构、文化等生态的评价尚缺乏研究。二是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效果的评价,由于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学校的效能,效率与效益的提升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价值追求,因此“运用增值评价学校效能是当前学校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增值性评价准确评估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成效。


(三)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注意事项


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是一种战略性转型行为,建设过程及结果存在一定的风险与障碍。虽然现有的研究对此关注不足,并且相关研究结论缺乏科学性的验证,但是仍需引起人们的注意。


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可以诱发新的风险。对区域教育管理者来说,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校际间的差距,形成校际间的“数字鸿沟”,并且导致学校效能差异较大。对学校管理者来说,由于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学校内部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导致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引发教学事故。对学生来说,可能会引发部分学生学力和创造力的下降。对部分胜任力不足的教师来说,可能引发消极情绪及不合理的教学事件,“不仅浪费教育教学时间,也对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并且,受数据挖掘技术的影响,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


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过程必然存在障碍,根源于组织惯性和主体能力问题。组织惯性是指“组织保持既定运行方式、迟滞应对环境变化以及难以做出改变的一种倾向和现象”,这种行为可能随着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过程逐渐削减。主体能力不足问题是一种常见现象,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就出现了此类问题,出现了“知识缺乏、能力不足、适应性不强、信心不够等诸多方面”的现象。


四、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行动建议


当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成为不可选择与逆转的趋势,提高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实效就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提出行动建议。


(一)完善理论逻辑,以生态观为导向建设学校智慧教育系统


智慧教育生态的形成并不是单纯的智慧环境、智慧平台等建设,而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序参量诱发学校组织各个层面变革的过程,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结果。由于生态学对转型期间组织变化过程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生态观可以为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指导。一是要注意以系统观、生态观、整体观看待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问题,将具体的建设置于更广的范畴,科学设计、规划、开展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二是要关注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的拟人性特征,将连续的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过程生命化,可以保障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的连续性,也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三是要关注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中的“态”,利用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中“当前态”和“目标态”,确定需求和目标,为相关建设提供基础。四是要注意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中各要素的组织结构和协同关系,进一步明确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中的注意事项。五是要关注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中动力系统和保障系统建设,优化学校智慧教育系统持续运行的机制。


(二)建设结构生态,推动学校组织结构变革


随着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可以拓展学校组织空间、整合学校资源及业务,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时空结构,为学校组织结构变化提供了可能。为充分发挥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效能,学校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结构改革。一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拓展教育、教学活动空间,建立同步、异步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体系,延伸课堂教学,促进教学结构改革。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管理系统,优化管理结构,通过科学管理提升管理质量。三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外部资源的体系,优化资源获取渠道,拓展学校办学资源。四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家校互动体系,强化学校教育活动在整个教育活动的结构关系。五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校际合作关系,优化学校组织之间的结构,促进学校组织间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形成创新联盟。通过学校组织的结构改革,可以为现代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制度生态,保障学校组织高质量运转


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进一步需要加强制度生态建设,强化“以协同发展、开放发展理念重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推进传统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形成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首先,要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升学校办学活力,其次,要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制度,通过相关规划明确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科学开展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再次,要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制度,保障由于结构调整带来工作新模式、新方法的顺利实施,建立以发展为导向的管理制度。然后,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科学评估各项工作状态及教师工作的发展价值,准确判定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过程性评估方法。最后,要强化网络安全及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切实保护师生的信息安全。在制度生态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吸收各类主体的意见,科学分析工作要求,注意制度的实效性;在制度引进时要充分关注适用性问题,注意“水土不服”的问题。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挖掘学校运转的过程性信息,通过建立基于“数据”的决策机制提升决策过程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四)拓展文化生态,推进学校组织的持续变革


信息时代的教育文化是有别于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的新型教育文化,植根于“信息技术不断助力教育建构出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型教育文化实践”,建设面向信息社会的学校教育文化生态是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学校组织文化和个体文化的建设。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要关注学校整体的价值观念体系、知识体系等内容,一是要强化群体对教育生态建设的认识,将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与学校发展相联系,让各类主体能够支持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达成价值共识;二是要形成创新发展的共识,针对教育系统创新发展乏力的问题,管理者要让教师明确学校发展的方向及内涵,明确创新对学校组织发展的影响及竞争优势,树立通过教学过程及教学管理创新提升教学效能的意识,不断强化教师创新意识,为教育、教学提供认知基础;三是要形成不断学习的氛围,建设学习型组织,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知识保障。在个体文化建设方面,要在组织文化建设基础上强化个人能力、素养的提升,通过树立专业化成长理念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文化形态具有多方面的意蕴,学校文化生态建设仍是需要不断研究与探索的领域。


(五)强化技术生态,优化学校组织工作方式


信息时代的教育系统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要更加关注技术生态建设。因为技术是生产力层面的内容,所以技术生态建设影响学校组织效能、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校智慧教育系统建设中,要注意“技术生态”建设而非单一“技术”的建设。广义上讲,技术生态是关于生产的知识、技能、服务、工艺、设备、设施等的综合体系,学校技术生态包括学校系统中涉及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实现方法及操作流程中诸多内容,不应仅仅简单的将其看做设备、资源、平台等具体的内容。在具体实践中,要通过对技术生态的分析与研判进行技术生态的系统建设。一是要分析当前技术生态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进设备、设施、资源等,或者通过流程优化,解决技术生态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注意技术对学校组织发展的影响,通过引进新型设备、设施、资源、流程为学校教育提供新的平台、新的工具、新的方法,为教学改革及教育管理创新提供基础。在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中,要注意发挥技术在“育人”方面的优势,要注意简单的以学校组织中的环境、设施等的“智慧化”程度为衡量标准的问题,更要避免“攀比”与“盲目建设”的现象的出现。


五、结语


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是一种战略性转型行为,需要关注学校组织结构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生态等内容,需要学校组织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的建设。为了深入研究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问题,本研究借鉴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内容、建设过程及建设中的风险与障碍,揭示了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机理,针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提出行动建议。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文献与案例不足,尚未对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影响因素及评价标准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详细阐述,后续将结合相关实践进行系统研究,为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6566体育app苹果下载